放弃涿州保住北京?但凡有点理智都不这么想,只会挑起地区对立

时间:2023-08-03 12:27:06      来源:起喜电影

这几天京津冀地区遭遇暴雨,受到全国关注。在北京洪水慢慢消退的同时,紧邻房山区的河北涿州接着成了重灾区。不少网友表示,是北京泄洪、分洪导致涿州成为重灾区,目的是为了保住北京,代价让涿州来承担。

在看到这些言论时,笔者第一时间觉得不可能,也不相信上面会做出这种事情来。于是亲自查找地图,涿州辖区内主要有永定河、白沟河、小清河、琉璃河、北拒马河、胡良河。

永定河从北京流入涿州,擦边而过。但胡良河、北拒马河(上游在北京房山区)、琉璃河、小清河从北京房山区流入涿州,胡良河汇入涿州境内的北拒马河,剩下的三条河在涿州码头镇附近汇聚流入白沟河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而这三条河流汇聚之地附近正是此次涿州洪灾最严重的地区。而房山区是北京此次洪灾的重灾区,这些洪水经这几条河流流入涿州境内,也难怪会有网友认为是北京为了泄洪分洪导致涿州被淹。

但我们要考虑到,这轮暴雨是整个京津冀都受到影响。

7月29日08时至8月1日11时,涿州全市平均降水量355.1毫米。从7月29日20时至8月1日17时,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270.2毫米,最大降雨出现在昌平王家园水库为744.8毫米,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。

本来涿州就出现强降雨,在加上这几条河流上游的北京也出现强降雨,那下游的涿州压力就更大。这几天上游形成的洪峰随着时间而来到了涿州境内,最终与涿州本地的强降雨、洪水汇合在一起。但河流承载能力有限,形成了洪灾。

据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日通报,拒马河、永定河、北运河承接大量北京来水。

面对北京和涿州两地的洪水,涿州本身的地形加剧了洪灾造成的伤害。涿州市境内地形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,地势相对平坦。地貌形态受拒马河冲积影响,南北各有二级阶地,高差2-4米不等。

同时当北京处在洪灾最严重时,超过其承载能力,需要及时泄洪分洪,否则面临决堤风险,到时候不仅仅北京,下游的涿州更加危险。但北京泄洪分洪也必然会对下游的涿州造成一些影响。

而涿州本身也在泄洪分洪。根据涿州发布8月1日发布的信息,受上游洪水过境影响,涿州市河道行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加剧,小清河分洪区、兰沟洼蓄滞洪区已相继启动。

“启用蓄滞洪区,必须事先做好区内人员转移工作,应撤尽撤,应撤必撤。”但从媒体报道来看,涿州本身可能并没有事先做好区内人员转移工作。

相关部门有没有发提前撤离的通知?有涿仝村村民表示,“有人说发了,我没有看到,但我们村肯定没有人组织撤离。即便有通知,也仅仅是通知而已,很多人没当回事。”

而其它镇的村民也称,洪水来临前,村干部的确在群里发了泄洪通知,“但只是说了下,没有强调,没有强制转移,也没说原因和具体危害,所以很多人没当回事。”

而在启用蓄滞洪区前,河北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向村民播送转移通知,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劝导,组织群众有序转移。提前把被褥、矿泉水、方便面等应急物资准备好。对行动不便的重症患者、年迈老人,安排专车进行接送。

对比河北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和河北涿州市码头镇的提前撤离工作,结果不言而喻。

涿州的这场灾难,首先必须明确一点,那就是天灾,其次才可能是人祸。不能否认北京洪灾对下游涿州的影响,但也不应该过分夸大,认为涿州遭灾是为了保住北京。

更不应该认为河北、天津泄洪是为了保北京。这种说法在洪灾期间,只会加重地区对立和民众矛盾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表示,蓄滞洪区的有效性是对下游而言,下游的水位降低,并不等于北京就不会被淹。

此次涿州的灾情,既跟当地强降雨有关,也跟北京洪灾有关,更跟涿州本身防洪抗灾能力薄弱以及地方通知、转移等准备工作不够有关。但现在就追究这些没有意义,首要任务还是救人,继续抢险救灾。

#京津冀暴雨#

关键词: